稅收法定原則下,資源稅在今年完成立法進程。隨著資源稅法立法完成,中國現行稅制中已經有9部稅收實體稅法,從18個稅種立法任務看,中國稅收法治化進程已經過半。
在尚未立法的稅種中,增值稅作為主體稅種的影響備受關注,自“營改增”全面推廣之后,增值稅立法工作屢被提及。
按照財政部發布的2019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增值稅立法起草工作要力爭在年內完成,并及時上報國務院。“增值稅的征收對象主要是企業層面,且和各部門之間都有交叉,如何讓納稅人更好地遵從和執行,降低改革中爭議問題,是立法一個重要內容。”一位稅收研究人士如此評價。
安永預測,增值稅立法最快會在2020年完成。屆時,由國務院制定的暫行條例規定,將由現在的法規上升為法律。
年內或公布送審稿
可以從企業訴求出發,合理反映他們的情況,并和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就不同行業的優惠政策進行溝通。
距離2020年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我國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時間緊,任務重。
根據記者統計,目前18個稅種中,還有9個稅種是由國務院制定的有關暫行條例規定征收,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契稅、關稅。
按照《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實施意見》,相關稅種應該全部上升至立法層面,盡管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曾明確了18個稅種的立法時間表和路線圖,但改革進度并未一蹴而就,主體稅種增值稅立法工作一直遲遲未完成。
在公開場合,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曾表示,“增值稅的改革并非單純地下調稅率,而是注重與稅制改革相銜接,注重突出普惠性,通過完善稅制向建立現代增值稅制度的目標邁進。”
對于下一步改革動向,他表示,為落實好稅收法定原則,增值稅立法進程也會加快,推動增值稅改革不斷縱深發展。
多位財稅人士認為,增值稅的立法路徑大概也會采取先改革,再立法。
安永大中華區間接稅主管合伙人梁因樂透露,增值稅立法的常規路徑中,包括前期調研、征求意見稿的起草,以及送審稿的形成、審議、修改,最后公布立法內容。
前期調研階段,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及財政部主導,同時涉及與各個機構的討論與研究,“目前增值稅立法進程,處于送審稿形成階段,財政部計劃在2019年內完成部內送審稿,以及送報國務院審議,預計送審稿會在近期發布。”梁因樂說。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在征求意見稿的研究與起草階段,安永曾受預算工作委員會及財政部的邀請,為其提供相關培訓與調研工作。
在增值稅立法調研中,安永給出的應對意見是,可以從企業訴求出發,合理反映他們的情況,并和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就不同行業的優惠政策進行溝通。
眾所周知,“營改增”完成后,增值稅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別是減稅降費背景下,增值稅稅率調整、合并、減免等政策的發布,改善了企業整體營商環境。
“可能也是基于此影響,增值稅立法進程也有所放緩,因為要將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稅基、稅率、減免稅政策等稅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需要有一個相對成熟的法規,但是現在改革一直在持續中,各項政策也在做微調,此時立法可能并不合時宜。”上述稅收研究人士分析。
在該人士看來,增值稅立法也和當前的宏觀經濟有所關聯,從大環境看,立法時機的選擇也很重要。“2020年是一個節點,按照國務院安排,財稅改革也在2020年完成,此時增值稅立法可能會更全面。”
根據財政部條法司公布的2019年財政部立法工作安排,財政部將力爭在2019年內完成增值稅法的部內起草工作,從立法程序看,增值稅立法預計最快在2020年完成。
稅負只減不增
增值稅的改革一直堅持稅負只減不增的邏輯,從“全國兩會”到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常委會的要求,增值稅都貫徹讓利企業的原則。
從稅收立法影響來看,資源稅的立法完成對增值稅立法具有正面推動作用。
8月底,資源稅完成立法,成為繼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車輛購置稅法、船舶噸稅法、環境保護稅法、煙葉稅法、耕地占用稅法之后的第9部稅收實體稅法。
資源稅立法完成,意味著中國有一半稅種已經完成了立法任務,這是中國稅收法治化進程中的一件重要標志性事件。
對增值稅立法來說,現有增值稅法規框架下出現有爭議的問題,比如視同銷售的適用、兼營和混合銷售的判定、出口服務零稅率和免稅的適用等內容,納稅人希望能在立法過程中得到解決或優化。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增值稅對稅收的貢獻比例接近50%,但是在稅制設計上和國外相比,中國增值稅還存在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說稅率、抵扣鏈條以及免稅等方面。
國家層面,增值稅的改革一直堅持稅負只減不增的邏輯,從“全國兩會”到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常委會的要求,增值稅都貫徹讓利企業的原則。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稅收收入下降0.1%,增速回落了13.5個百分點。其中,國內增值稅增長4.7%,增幅同比回落8.9個百分點,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稅稅率政策翹尾和今年增值稅新增減稅效果進一步放大等影響。
此外,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6.9%,主要受下調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等影響。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對激發市場活力、降低企業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場主體普遍認為今年國家減稅降費力度超出預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