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國家稅務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上半年稅務部門落實減稅降費、組織稅收收入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有關情況。
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在回應小微企業減稅相關問題時表示,小微企業數量大、分布廣、類型多,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出臺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著力于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信心。
據蔡自力介紹,上半年,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累計新增減稅1164億元。其中,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新增減稅349億元,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加大企業所得稅優惠力度新增減稅481億元,地方六稅兩費減征政策新增減稅333億元。
蔡自力表示,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呈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覆蓋面廣。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至10萬元后,享受免稅優惠的小規模納稅人達到3315萬戶,新增368萬戶,較一季度增長11.9%;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標準放寬后,實際享受到企業所得稅減免的納稅人達到415萬戶;享受六稅兩費減征政策的納稅人累計達到2379萬戶。
二是受益度大。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后,上半年戶均累計減免增值稅從2325元增加到9491元;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提標擴圍后,實際享受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上半年戶均累計減免所得稅可從政策調整前的10148元增加到20949元;享受六稅兩費減征政策的納稅人戶均累計新增減稅1401元。
三是指向性強。小微企業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上半年,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1025億元,占全部新增減稅額的88%,較一季度提高2.48個百分點,小微普惠政策著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特征更加突顯。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