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項減稅降費的舉措密集出臺。就在7月1日,我國新一輪3000億元的降費“紅包”再度襲來。
4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的措施,進一步為企業和群眾減負。實施后,預計全年將為企業和群眾減負3000億元以上。這些措施自7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在業界看來,此次3000億元規模的降費新措,是今年2萬億減稅降費政策中的重要一部分,是繼降低增值稅稅率和社保費率之后,國家在減稅降費方面的進一步舉措。
受訪企業界專家認為,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的落地實施,將使企業的經營成本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從而實質性地增加企業盈利;同時也有助于增強企業家投資發展的信心。減稅利好企業發展,但解決企業的根本稅負問題需要稅制改革。
3000億降費舉措即將落地
7月1日起,這一輪新的降費舉措落地,具體包括將車庫、車位等不動產所有權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550元降為80元,商標續展注冊費收費標準由1000元降為500元,降低因私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照收費標準等。降低移動網絡流量和中小企業寬帶資費全年約1800億元,降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下浮鐵路貨物執行運價,減并港口收費,取消公民身份信息認證收費等措施。
對此,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一輪降費舉措的實施,將會從多個方面給企業帶來運營成本的進一步下降,既可以減少在行政事業費用方面的支出,也可以降低企業物流與用電成本;既可以降低企業信息化成本,也可以減少企業在商標保護上的支出。”
實際上,在業界看來,4月初以來,結構性減稅措施密集實施,減稅進入加速落地階段。年初以來,我國先后推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小微普惠性減稅、增值稅稅率調降、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多項結構性減稅措施。其中,減稅政策的“重頭戲”增值稅減稅和社保降費,分別自4月1日和5月1日開始實施。
在增值稅減稅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3月份聯合發布公告,宣布今年空前力度的增值稅稅率下調將于4月1日正式啟幕,并公布了一系列深化增值稅改革的配套舉措。根據公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6%稅率的,稅率調整為13%;原適用10%稅率的,稅率調整為9%等。而在社保降費上,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明確指出,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目前單位繳費比例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自2019年5月1日起,實施失業保險總費率1%的省份,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自2019年5月1日起,延長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
受訪企業界專家認為,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我國實體企業的負擔將有效減輕。
“增值稅減稅效應在5月得到明顯體現。同時,隨著各地社保征繳比例的相應調降,企業在用工成本方面也會有所下降。”劉興國對記者說。
這從相關數據可見:今年1-5月累計國內增值稅30319億元,同比增長6.8%,增幅同比回落12.2%,增速比1-4月回落5.4個百分點;今年5月實際入庫增值稅3942億元,低于去年5月的4925億元。由此可見,增值稅減稅的效果開始顯現。
同理,在社保費降費上,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1-5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8930億元,其中新增減稅8168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762億元,深化增值稅改革、個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集中發力,有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興證券分析師湯黎明也指出,當前五險一金的繳納對于小微企業是較為沉重的負擔,用人成本的增加也使得企業控制招工人數。因此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利于提高企業的人力資本積極性。
企業感受減稅降費利好明顯
對于今年以來出臺的減稅降費舉措,受訪企業均表示受益明顯。
寧波一家軟件企業負責人也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我們今年在稅收優惠上感受明顯。平常我們簽的技術貿易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都是免稅,不需要交增值稅。如果不能簽這種合同,我們用銷售軟件的合同,即征即退。也就是說,交16%的稅,退13%,實際增值稅是3%。”
不過,今年增值稅稅率調降等減稅措施,讓商貿、化工、采掘、汽車等行業更受益。長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趙偉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根據當前不同行業進項、銷項稅率,利用3500多家上市公司財報數據,假設商品定價不變,可以大致測算增值稅稅率調整帶給行業的減稅效果。其中,商貿、化工、采掘、汽車等行業減稅規?;蜉^高。
“今年減稅力度特別大,我所接觸的很多溫州中小企業都表示減稅讓他們受益明顯,今年減稅力度較往年惠及更多企業,確實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浙江省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被媒體稱為中小企業代言人,一直呼吁為中小企業減稅,他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也如此表示。
不過,在周德文看來,國內中小企業的稅負有些偏高。據他舉例說明,在浙江,一個報價75元的玩具,需繳納3.63元國稅,0.44元教育附加稅,0.02元水利基金,2.77元社保基金,總稅費達到6.86元,而扣去成本、加工費也不過25元,再扣除人工費,企業獲得的利潤寥寥。因而為中小企業減稅也很有必要。
同時,廣東東莞一家玩具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他們企業今年對社保降費受益明顯,減少了他們企業支出的成本,“尤其是今年我們企業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的情況下,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對于今年上半年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的效果,劉興國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的落地實施,將使企業的經營成本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從而實質性地增加企業盈利。”
他還指出,隨著企業盈利水平的改善,一方面,企業家投資發展信心將相應增強,投資增速將企穩回升;另一方面,企業研發投入能力也將得到加強,企業將更具可持續發展潛力。
周德文也認為,減稅將為中小企業轉型提供良機。因為在他看來,減稅能夠緩解中小企業資金難題,降低中小企業財務成本。同時,減稅可以加大收益預期,促進民間資本的有效投入,有效促使中小企業的技術升級和轉型,更加高效地投入競爭,維護市場的均衡狀態。不僅如此,減稅還可以促進就業,擴大消費,增加內需。
未來還需要哪些減稅措施?周德文認為,“減稅利好企業發展,但解決企業的根本稅負問題需要稅制改革,制定比較合理的稅收比例。”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