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下稱第三分局)和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分別簽訂《稅收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稅務部門與第三方單位的合作事項主要覆蓋政策研究、協同服務和科研交流等領域。活動現場還發布了分局“鑫稅智”服務品牌,標志著各方推進稅收服務合作共贏的全面提升。
上海市稅務局副局長蔣震平表示:“這項合作充分發揮了本市金融行業集中稅務管理的優勢,探索以行業為紐帶,打破地域障礙和資源限制,開拓‘稅收共治朋友圈’,打造互通有無、互學互鑒、協力促進的‘共建、共治、共享’行業稅收社會治理體系。”
據了解,第三分局是上海市稅務局機構改革后成立的4個分局之一,主要負責上海市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國家級要素市場以及海洋石油行業企業的稅收征管職能。2019年以來,隨著減稅降費工作的部署開展,第三稅務分局和同業公會已開展了多次合作。比如,結合銀行同業公會各細分業務的專委會資源,先后就個稅新政、所得稅匯算清繳、一帶一路征管合作等協同宣講,在保險同業公會首次引入同步直播,共同增強線上線下宣傳的覆蓋面、參與度,創新“精準滴灌”形式和促進實效。
在“金融+稅收”的共同業務指導下,法國巴黎銀行落實了約2.6億元的境外投資者再投資遞延納稅優惠,并推動其在以利潤用于再投資之外,另追加12億元拓展在華業務;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擁有2.7萬余名保險代理人,約占上海地區的40%,分布廣泛且職業模式自由,分局通過保險同業公會保險代理專委會,聚集個體分散的需求發聲,深入延伸到集團內部移動互動平臺。
在本輪減稅降費中,上海地區車船稅僅在個人車輛上即涉及54萬余戶共計4700余萬元繳稅額的抵減或退稅。第三稅務分局和保險同業公會共同推動“多繳稅款自動抵減下一年度部分應納稅款”“集中清單式退稅”等退抵方式,實現辦理終端的延伸,還探索通過保信平臺自動提取保單、完稅證明等手段,無須車主重復提交,以期在資料極簡的情況下完成精準退稅,并利用保險業務日常溝通履行積極的告知義務。
早在2017年9月,上海市稅務局、原上海銀監局、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便聯合推出“上海銀稅互動信息服務平臺”。目前,已有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參與合作并提供金融服務產品,參與銀行信貸業務占全市的90%以上。截至2019年一季度月末,銀稅平臺授信總額度為11.91億元,授信企業數量168家,查詢企業數量11625家。
(來源: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