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0日起,中國大部分省份開始逐步復工復產,從全國各地返回工作崗位的返程人員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除湖北省外,中國其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持續下降、病死率低。返程復工,不可避免地帶來人員的流動和聚集,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壓力;但也是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經濟社會恢復正常運轉的必然舉措。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中國返程復工期間如何進行防疫工作,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
大規模防疫阻止病毒傳播
“今年春運返程沒有傳統意義的高峰,峰值在1500萬人次,為日??瓦\量的兩成。”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2月15日舉辦的春運返程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1月25日至2月14日,共發送旅客2.83億人次,日均1348萬人次,同比下降82.3%。春運后半程大幅縮水,時間跨度顯著拉長。隨著疫情的變化,返程客流大幅度下降,沒有出現明顯返程高峰。
錯峰返程,是中國避免返程高峰加大防疫風險的一個重要舉措。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中國春節假期原本是1月24日至30日,為防止客流量集中導致感染者增加,政府將假期延長3天至2月2日。武漢所在的湖北省將假期延長至2月13日。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中國31個省份中的1/3——包括最大的幾個工業中心——都已把春節復工的日期推遲一周至2月10日。在湖北省以外,地方政府中止了一些長途客車服務,并設立了道路檢查站。
據拉美社報道,為盡可能減少感染者數量,中國衛生部門建議盡可能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地方,運輸部門要求對飛機、火車、輪船和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采取充分的通風和消毒措施。機場將監測乘客體溫,部分高速公路路段也實施了封閉措施。
“這很大程度上是中國開展大規模公共衛生行動的結果。”據美聯社報道,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表示,近日來新冠肺炎病例數量趨于穩定,這很令人欣慰。
據埃菲社報道,為了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最大規模人口遷徙——春運期間的蔓延,中國政府延長春節假期,全國學校延期開學,以便在大城市工作的農村人口得以錯峰返程。自疫情暴發以來,火車站、機場和高速公路已采取測量體溫等客流管控措施。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在世衛組織執委會第146次會議上,幾乎所有成員都在疫情防控問題上贊揚了中國,他們有理由對中國表示贊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所采取的大規模防控行動,有助于阻止病毒向其他省區乃至其他國家傳播。中國公開、透明、負責任的舉措,使得德國能夠“立即采取行動,阻止病毒進一步蔓延,幫助德國控制了疫情”。一名英國代表說,“這是英雄的舉動,因為我們因此更加安全了”。
始終以防疫為首要考慮
“中國人民向來極具韌性。中國各地民眾的反應展現出積極態度,務實是常態,而非特例。”在美國《外交學者》網站題為《新冠病毒陰影下的中國日常生活》的報道中,記者講述了幾名中國普通民眾的抗疫生活并發出感嘆。
在文章結尾,記者動情地寫道:一名家在北京但在中國南方工作的高管說,他的一大家子人一直待在家里,他準備2月20日南下返工。他最后還在為別人著想,提醒著我們這些生活在幾千公里之外相對安全地方的人,“健康是最重要的,所以要照顧好自己”。這正是返程人員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寫照。
新冠肺炎疫情防護工作進入關鍵時期,中國政府多管齊下、嚴控返程,全國人民從我做起、積極防疫。中國的努力,引起海外媒體的關注。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報道,中國大部分省份要求企業推遲復工時間。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下令讓各省份恢復防控病毒所需醫療資源的生產。在大多數地區,包括公共設施、超市和其他必需行業的企業仍在營業。在控制返程客流、監測返程人員身體狀況的同時,中國民眾日常生活仍需保障。
《俄羅斯報》網站刊文稱,為提振經濟,中國政府不得不在經濟利益與疫情防控之間尋求平衡。很多措施便應運而生:推廣遠程辦公,實施更為靈活的工作排班制度,避免廠房及辦公室人員過度密集。
“目前中國政府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反映出中國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的信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阮宗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出現積極變化,為錯峰返程、逐漸復工提供衛生安全前提;另一方面,醫療、交通等防疫工作相關企業的復工,也為疫情防控整體工作提供物資保障。與此同時,疫情期間的返程復工安排始終以防疫為首要考慮,政府、企業和相關機構都推出眾多返程復工期間的防疫措施,確保返程復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防疫工作與返程復工是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輔助的兩個方面。”
緩解投資者對經濟擔憂
中國疫情防控的趨勢,不僅牽動著國際各界的關心,也影響著全球經濟的走向。據德國《商報》報道,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專家費伯邁爾表示,國際供應鏈無法快速更換,幾乎沒有地方可以代替中國。
“隨著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下降,股市微幅上漲。”路透社12日稱,11日新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創下近兩周來最低,支持了中國頂級醫療顧問有關疫情“可望在4月結束”的預言,緩解了投資者對疫情造成的經濟影響的擔憂。
“中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和地位空前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是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一環。”阮宗澤分析指出,中國春節假期延長、復工時間推遲,使得許多國外企業生產產品所需的零部件缺失,供應鏈出現中斷,因此中國返程復工的進程牽動著海外媒體和國外企業的關注。
據法新社報道,波音公司副總裁穆尼爾在罕見冷清的新加坡航展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將影響航空業和整個經濟。報道援引經濟學家比斯瓦斯的話稱:“亞太航空業在過去十年中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旅游和商務出行。”
“我們正處于全球化的時代,中國與世界各國命運相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必然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戰場,中國做出了自己的犧牲,同時也為控制疫情在全球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國際社會應該認識到,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恢復經濟生產,都需要全球各國共同應對,同舟共濟。”阮宗澤認為,國際社會應把更多的關注放在疫情防控本身,對中國經濟恢復正常運轉提供理解和支持。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報道,安道爾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亞歷克斯·菲斯泰認為,隨著疫情感染速度逐漸放慢以及中國企業自2月10日起逐漸復產,中國的經濟活動有望在1個月內恢復。他預測:“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中國的經濟增速甚至可能高于平時。”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