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11月27日全國ETC用戶累計已達到17452.4萬,完成發行總任務的91.44%。其中,今年全國新增ETC用戶9384.72萬,完成新增發行任務的85.18%。
他提醒,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明年1月1日起ETC單卡用戶將不再享受通行費優惠,且車輛需在收費站入、出口停車領取或交回具備路徑標識和計費功能的復合通行卡。
今年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力爭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便利群眾出行,提高物流效率。
據吳春耕介紹,根據工作部署,11月1日起,各地已轉入收費系統聯調聯試階段。目前,正在開展網絡通信鏈路,系統功能、ETC門架及收費站系統等三項測試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1月1日起,貨車將由原來的計重收費調整為按車型收費。
(二十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侵權違法行為的懲治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規則構建。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推進商務、知識產權、海關、稅務、外匯等部門信息共享、協同執法的監管體系建設。建立經營主體信用記錄,實施失信聯合懲戒。
八、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
(二十五)深化貿易合作。拓寬貿易領域,推動優質農產品、制成品和服務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發展特色服務貿易。推進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物流和貿易大通道建設。發展“絲路電商”,鼓勵企業在相關國家開展電子商務。積極開展促貿援助。推進商建貿易暢通工作機制。
(二十六)創新投資合作。拓寬雙向投資領域,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推動企業按照國際規則標準進行項目建設和運營。鼓勵合作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產業園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推動新興產業合作。推進商建投資合作工作機制。
(二十七)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開展共建“一帶一路”經貿領域合作、三方合作、多邊合作,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加強貿易和投資領域規則標準對接。推動削減非關稅壁壘,提高技術性貿易措施透明度,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
九、堅持互利共贏,拓展貿易發展新空間
(二十八)建設性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區域、次區域合作。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性等世界貿易組織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推動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改革。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規則談判,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深入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大圖們倡議等多邊和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積極貢獻更多中國倡議、中國方案。
(二十九)加快高標準自由貿易區建設。不斷擴大自由貿易區網絡覆蓋范圍,加快形成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與世界重要經濟體商建自由貿易區進程,努力提高開放水平,擴大市場準入,提高規則標準。
十、加強組織實施,健全保障體系
(三十)加強黨對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整體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辦公室設在商務部。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指導,制定行動計劃。
(三十一)健全法律法規體系。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不斷完善貿易及相關領域國內立法,為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促進國內經貿立法與國際經貿規則的良性互動。加強貿易政策合規工作。
(三十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前提下,發揮財政資金對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結合增值稅改革和立法,逐步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有序開展金融創新,提供多樣化、綜合化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穩步提高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比例,擴大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拓寬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
(三十三)加強貿易領域風險防范。加快出口管制體系建設,強化最終用戶最終用途管理。繼續敦促相關國家放寬對華出口管制。建立出口管制合規體系。完善對外貿易調查制度。健全產業損害預警體系。妥善應對貿易摩擦。提升運用貿易救濟規則能力和水平。研究設立貿易調整援助制度。加強風險監測分析預警,引導企業防范風險。
(三十四)完善中介組織和智力支撐體系。加強與國際組織、各國各地區相關機構和工商業界交流合作,充分發揮行業組織、貿促機構在貿易促進、信息交流、標準體系建設、行業自律、應對摩擦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設立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強化外貿發展人才支撐。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研究具體政策措施,加強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結合本地區實際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抓好相關工作落實。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