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nhlbb"><nobr id="nhlbb"><progress id="nhlbb"></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nhlbb"></address>
    <address id="nhlbb"><nobr id="nhlbb"><progress id="nhlbb"></progress></nobr></address>
      <noframes id="nhlbb"><noframes id="nhlbb"><form id="nhlbb"></form>

          <noframes id="nhlbb">

            <noframes id="nhlbb"><address id="nhlbb"><nobr id="nhlbb"></nobr></address>

            首        頁 財經新聞 財稅視點 招標代理 行業要聞 稅收法規 法規解讀 納稅咨詢 財稅實務 專業服務

            當前頁:首頁 >法規解讀

            關于《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生效執行公告的解讀

            發布時間:2016年02月17日         瀏覽次數: 135 文字顯示:     

             

             

              《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將于2016年2月1日對我國生效并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為此,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生效執行的公告》,現對《公告》的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公約》在我國適用的稅種范圍是什么?


              《公約》在我國適用除關稅、船舶噸稅外的所有稅種。根據《公約》規定,締約方必須按類別列出本國適用《公約》的稅種,未列入的稅種,締約方不能向其他締約方請求征管協助,也不對外提供該稅種的征管協助。我國在聲明中列出了目前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的16個稅種。也就是說,《公約》執行后,我國開展國際稅收征管協助的范圍將由原來的以所得稅為主,擴大到稅務機關征收的所有稅種,稅務機關收集納稅人涉稅信息的力度將得到大大加強。對于我國未開征的稅種,我們不對外提供任何形式的征管協助。


              二、《公約》規定了哪些稅收征管協助形式?


              《公約》規定了情報交換、稅款追繳和文書送達三種稅收征管協助形式,但允許締約方對稅款追繳和文書送達作出保留??紤]到我國現有法律制度及稅收征管實際,我國在《公約》批準書中對稅款追繳和文書送達(包括郵寄文書)作出了保留。因此,我國稅務機關主要是與其他締約方開展情報交換協助。


              情報交換是當前國際稅收征管協助的主要形式,指締約方稅務機關之間交換涉稅信息或開展稅務檢查合作,包括專項情報交換、自動情報交換、自發情報交換、同期稅務檢查和境外稅務檢查。我國國內法中已對如何開展情報交換作了詳細規定,在實踐中,我國稅務機關一直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對外開展情報交換工作,能夠按照《公約》規定執行相關條款。


              三、《公約》是否保護了納稅人的權利?


              《公約》要求締約方之間在開展稅收征管協助的同時,注意保護納稅人的隱私權和知情權。關于納稅人隱私權,《公約》規定,締約方應對納稅人信息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且僅用于稅收征管目的。在我國已簽署的稅收條約中,有關情報交換的條款均按照國際通行標準對納稅人信息保密的相關事項做了約定,我國現行國內法也詳細規定了稅收情報的制作、收發、傳遞、使用、保存和銷毀程序,從國際和國內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納稅人信息的安全。在稅收征管實踐中,我國稅務機關始終堅持以保護納稅人信息安全為前提,嚴格執行有關制度規定,有效防止了信息的不當披露和濫用。關于納稅人知情權,《公約》規定,如果締約方國內法規定在提供專項情報或自發情報前可將相關情況告知其居民或國民,締約方可在批準《公約》時作出相關聲明??紤]到我國在國內法中已規定稅務機關可以將收集情報的目的、情報的來源和內容告知相關當事人,為了進一步保護納稅人知情權,我們在《公約》批準書中也作出了此項聲明。


              四、《公約》與現有稅收條約的關系?


              除《公約》外,我國已簽署的104個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安排/協議)中均包含有關國際稅收征管協助的條款。我國與10個國家(地區)簽署的情報交換協定也專門就雙邊情報交換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在兩國都是《公約》締約方且已簽署雙邊稅收條約的情況下,《公約》允許兩國可以選擇最有效、最適當的條約執行。未來,在對外開展國際稅收征管協助時,我們將結合《公約》以及其他稅收條約的規定,選擇最有利于我國的處理方式,最大限度維護我國稅收權益。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保證案件處理的一致性,《公約》規定兩國不得就一個案件適用一種以上的條約。


              五、《公約》在我國適用的領土范圍?


              《公約》僅對主權國家開放,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能獨立簽署《公約》。根據兩特區基本法以及我國相關國內法規定,經征詢兩特區政府意見,我國在《公約》批準書中聲明,《公約》暫不適用于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六、如何確定《公約》的生效執行日期?


              《公約》第二十八條規定,《公約》自締約國交存批準書之日起三個月后的次月第一天起生效,于締約方生效當年后的次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我國于2015年10月16日向《公約》保存方之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交存批準書,經其確認,《公約》將于2016年2月1日對我國生效,自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打印】【關閉】
            下一篇: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3項個人所得稅事項取消審批實施后續管理的公告》的解讀
            上一篇:關于發布《耕地占用稅管理規程(試行)》公告的解讀
                                                                                                                                 

            寧波正源財經信息網 CopyRight@ nbzy.com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備05015671號 寧波正源稅務師事務所

            總訪問量:Label       當日訪問量:Label

            又爽又高潮的BB视频免费看